“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 系列报道(二)

SESSION I> 建筑思想与挑战 Architectural Thoughts and Challenges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锫教授首先向现场来自各国的五十多位嘉宾表示欢迎,提出了"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的论坛主题,旨在探讨当下境况,分享面对挑战的思考与应对。 此次论坛发生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既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也是即将到来的包豪斯创立百年。全球的百年跌宕中,两所学校都以开放与兼容的教育理念,产生着耐人寻味的呼应。 朱锫分析当下整体时代背景:巨大的技术进步带来社会极速的发展和变化,未来似乎不再受到理性的精准控制。那么我们是否依然相信创造的力量能够带我们迈入理性的未来?全球化中,政治、地理空间碎裂,人们作为整体的愿望在各势力斗争中被消解。由此,朱锫指出了我们共同面临的"乌托邦幻灭"与"共同体崩解"的时代挑战。 建筑学层面上,相较于时代特征,我们的建造内核更新缓慢、运行效率不足、经典教育模型广泛受到冲击。针对这样一系列的挑战,朱锫提出了诸多议题。因而这次论坛也将分别侧重于建筑思想、建筑教育与建筑实践三个方面。 谈及中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们经历了超浓缩的现代化进程,突破了西方发展模版,前路未知。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领导者,朱锫也站在学院立场上思考所面临的挑战:一是建筑在工程之外的文化意义受到功利社会的贬低;二是在东西方建筑教育亟待变革的情况下,央美建院难寻清晰的发展模版。 面对时代与学科的双重挑战,朱锫倡导建立一个健康良性的全球建筑教育生态——"共同体生态",将具有多形态的、多孔隙的、弹性的、相互联结的、快速迭代的适应时代的新型结构.它将具备极高的生产力、极强的个体活力,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与实践多样性,并对全球社会生态释放出历史推动性的力量。在该生态的建立上,朱锫表示央美建筑学院愿作为积极的组织者与连接者,此次论坛便是迈出的第一步。 最后,朱锫再次表达对嘉宾的欢迎与对会议成果的期待。 - 主题论坛 | 上半场 - Architectural Thoughts And Challenges 学术主持: 朱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ZHU Pei | Dean,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CAFA 特邀嘉宾: ■ 雷姆·库哈斯 |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教授 Rem KOOLHAAS | Professor,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Harvard University ■ 矶崎新 | 著名建筑师 Arata ISOZAKI | Chief Architect, Arata Isozaki & Associates ■ 莫森·莫斯塔法维 |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院长 Mohsen MOSTAFAVI | Dean,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Harvard University ■ 崔愷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CUI Kai |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hief Architect ■ 李翔宁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LI Xiangning | Professor, Vice De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 ■ 周榕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ZHOU Rong |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 邱志杰 |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 QIU Zhijie | Dean, School of Experimental Art ,CAFA "乡村是城市的未来" 雷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在过去的四年中,库哈斯将乡村作为其主要的推进项目。库哈斯团队发现瑞士的农村地区比较稳定,有较为一致的文化,但在经历二十年的发展之后,库哈斯发现了它内部存在的不稳定性,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农村的发展取决于城市地区的发展,库哈斯不赞成我们现在仅关注城市而漠视农村的观点。他们希望通过对农村的认识,了解全球变暖以及全球其他问题如何影响到农村。由于技术的发展,一些无人地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库哈斯提出,数字化对于农业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他们希望了解在中国农村发生的事情,中国农村地区人口的生活及农村如何进入21世纪。 我们知道,农村地区实际上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理想地区,但是现在城市地区越来越多的成为人们好的生活聚集地。 库哈斯还强调,在21世纪,无论是政治还是思想对于农村都有影响和干预。各个国家对农村的关注农村的生活状态。 斯蒂芬·彼得曼 Stephan Petermann 斯蒂芬·彼得曼提出,他们在研究项目中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同一时期的变化情况,两国之间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如公路和贫困人口变化以及自然资源的利用。但两国的农村贫困水平不一。 中国由于政权起源于农村,故政府非常关注农村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总体而言中国的基建互联性密度非常高,但到达农村地区的基建网络相对而言较少。中国在很多土地保留项目上,以及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和旅游业发展上都有长足进步。 斯蒂芬·彼得曼进一步强调了农村地区电商的蓬勃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取得经济和技术方面的进步。通过对中国农村新发展的关注,有助于我们预测全球未来的发展。 "建筑≠Architecture" 矶崎新 Arata Isozaki 矶崎新提出了"建筑≠Architecture"的观点。 英文单词architecture最早来自两千年前拉丁语的语境,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内容。但是翻译成汉字"建筑"以后,原本的语境发生了变化。矶崎新认为,现有的汉字词汇中,还没有完全能与architecture一词的含义相符合的词汇。 1940年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space,time,architecture"这三个单词,但这三个词在汉字文化圈都没有非常直接的翻译。之后,日本学者希望能将这三个单词翻译出来,于是用了"空间、时间、建筑"这三个词。 矶崎新在学生时代便存有疑问,这三个词的汉字翻译是否真正能够反映原有的语境。在东方文化的语境中,"时"和"空"这两个概念是一直存在的,且作为两个互相交融的元素出现,同时任何事物都有两个面。但当我们将time和space译成汉字时,给原有的汉字后面加上了"间",把事物之间的距离加了进去。如果将这样的翻译反译为英文,"间"在西方语境中又面临找不到合适翻译的窘境。 西方语境中的"architecture"一词背后有着广阔的意义,与汉语中的"建筑"一词还是有所区别。他通过三张图片,指出建筑师从如赖特一般用纸笔像艺术家那样绘画、到如福斯特工作室像工程师一般使用电脑制图的转变,亦或者像是白宫战略室。在西方语境中,这三个场景都是在进行architecture的工作,人们的职业也都是architect。但是汉字中的"建筑"或"建筑师"这样的词汇是否能概况全部的三张图片,矶崎新对此抱有疑问。 矶崎新提出,今天在座的来自国内外的各位老师,都是在各自思想的范畴下在思考architecture。他希望通过今天的发言,抛出architecture在东西方语境中差异这个问题,引起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在教育与实践之间" 莫森·莫斯塔法维 Mohsen Mostafavi 莫森认为理论和实践是艺术学院办学经常要面临的问题。这里的实践并非指专业的学习者,而是真正的建筑从业者面临的问题,他们代表着学院与世界的沟通。今天学院里所做的研究和调查事实上与现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十年中,学院里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想要了解他们的工作会对于现实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世界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莫森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关注点在于学术与实践的关系。他关注现在学院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学院如何进行研究、并如何推广研究得到的知识,因为学院的知识能够更好地促进当代的建筑实践。在城市化进程巨大的影响力之下,传统的大楼被大加改造,从而满足人们对于全新形式居住空间的需求。莫森认为学院应当更好地去了解这样的变动,因为世界在全球化进程中,当代很多公司需要去重新设计我们的城市和居住空间。当人们想要促进当代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们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充分了解以及调查城市化的进程是什么样子,以及它们的影响是什么。 对于城市中的基础设施,莫森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思考其发明与创新。对于环境问题,哈佛正在与各个基金会想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及如何通过学术层面解决区域性的危机和问题。 通过与学生们做的大量研究,莫森认为学院可以生成相关文献及调查结果,然后将其反哺到真实的问题中去,这样同时也可以帮助本地进行城市化发展的规划,为城市注入现代化思想。要想实现这一点,决不能仅凭学界与实践的沟通,更多时候需要让学界来重新组织并展示自己相关的研究。哈佛也正在进行着这样的活动,比如相关文献的公布、出版,包括针对出版物的演讲等。因为研究的话题和问题都非常明确,所以他认为这样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向意义。莫森认为人们要做的不仅是如何搜集信息,更重要的是去考虑如何高效地传播建筑知识:媒体、书籍、照片等都是很好的方法,他们以一种媒介的方式进行建筑研究。 哈佛在过去的6年中对亚洲很多地方都进行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境城市、留守儿童、农村城市化的问题。哈佛通过不断尝试发问、不断从建筑角度去思考当下的农村环境、同时与学术界各领域进行合作来更好地履行自己作为学院的社会责任。 圆桌发言 崔愷、周榕、李翔宁、邱志杰 [ 崔愷 ] 建筑师不再扮演仅仅是提供技术服务的角色,很多时候也需要参与到决策和思想的交流中去,崔愷认为在今天中国的城市转型当中,思想、价值观变得很重要,甚至这样的一种价值观的讨论可能会引起我们对城市、社会的思考。 [ 李翔宁 ] 李翔宁指出在经历了二十世纪世界的剧烈变革之后,当代的建筑理论圈似乎显得沉寂。似乎再难找到曾经那种正面的、富有建设性的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张力。 在当代中国建筑实践表面的繁荣之下,掩盖着一个让人思之害怕的事实:我们还在不断接受西方建筑的启蒙。 理论家们提倡建筑回到"基本问题":结构、材料,乃至建构,并提倡一种"真实性",无论是材料的真实性,还是文脉、建造工艺的真实性。事实上,今天一种并不真实存在的"地域性真实",其实只是为有趣的形式找的一种理由。李翔宁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所谓的"建构性真实"。 与西方被当代政治正确所裹挟、建筑圈只能讨论公平、正义、可持续性的境况相类似,当代中国建筑的学术圈被一种来自西方的过去的价值观所裹挟,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另一种政治正确,似乎讨论空间形式是不道德的、可耻的。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从什么时候起,空间和形式已经不再作为建筑的基本问题而被我们的建筑理论放逐了呢?我们整个人类正在失去欣赏、设计、建造打动人心的空间形式的能力,这大抵就是当代建筑理论和实践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 周榕 ] 首先周榕提出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人类知识的结构性困境,即原有的人类文明在碳基世界建立起来的体系。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当今世界中,知识的碎片化不能使这种体系结构化。硅基世界的技术工程师有能力创造一个世界,但是没有能力为我们提供一个世界观,这是最为严峻的问题。 接着周榕指出了建筑思维的结构性闲置的现状。现代建筑思维的本体特征就是乌托邦思维。在碳基世界中,由于既有的世界规则和世界观的严重限制,建筑师创造世界与世界观的能力都被严重闲置了,并且往往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最后周榕提出了运用广义架构思维打造知识跨基新结构的期望。他指出面对一个全新的数字乌托邦,建筑师传统的在碳基世界的建构思维必须要被扩展到更广义的维度。有关未来世界的知识必然是跨基存在的。物质空间的建筑师,如何能够转向碳基世界的知识建筑师和愿景建筑师,这个是对我们最大的一个挑战。 周榕在最后倡导大家:只有真正的建筑师,才不害怕不确定性的未来。所以只有创造才可能导致未来,预言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 邱志杰 ] 邱志杰称,他有在每次布展时为自己的展厅做一个地图的习惯,并把所有的照片进行自我的策划。他认为所有信息都可通过"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建筑地图、地形图、情感地图、医药地图、记忆地图、动物地图、植物地图、旅行中的地图(可以是虚构的旅行、乌托邦旅行)、革命的历程、不平等的循环、人的身体上的地图等等,因此很多人请他给他们画地图。 邱志杰指出画地图最有趣之处是构建了一种连接。整个世界被混为一谈,如同一块镶嵌画。 邱院长强调我们曾经每个人都拥有一张地图,这张地图是由天地人组成的。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在使用地图、谷歌地图,但是失去了自己画一张地图的能力,对他来说,画地图是一种我们需要不断地去重新构建的能力,甚至于把世界加以简化,以及通过简化世界让世界互相连接起来,这也承接了刚才周榕老师说的世界碎片化的话题。 邱志杰认为,画地图就是把空间命名为场所,就是理解场所的过程,画地图是一种构造的方式,是搭建关系的方式。他强调无论是和矶崎新先生谈论亚洲,还是和库哈斯先生谈论总体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正在渐渐以一种画地为牢的身份想象。建筑师、画家需要上岗证,但曾经谁都有可能成为思考者、教育者、建筑者,谁都有可能画一张他自己的地图,而我们正要重新建构那样的时刻。 圆桌讨论 雷姆·库哈斯、矶崎新、莫森·莫斯塔法维、崔愷、周榕、李翔宁、邱志洁 雷姆·库哈斯: 我看到你们非常严肃的态度和自由的精神,在为下一代制造去一个自由的环境,你们有非常精美的技术去创造、去启迪后一代,好像世界的区分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 矶崎新: 我看到中国的建筑思想变革,各位采取了一个非常综合的思想,尤其是建筑领域的改变。有一些事情会彻底地重新建筑、重新组织,这种改变就是建筑,如果全世界有什么事情会重新改变,我觉得就是建筑领域,建筑包含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的对话是关于建筑方面的思想,其实我觉得在世界上所有地方发生的对话都是建筑思潮。 莫森·莫斯塔法维: 接着矶崎新的讲话,当矶崎新展示那三张图片的时候,我看到了不同的分类,但在今天我们看到的情景中,这种分别就没有那么明显,我认为一些事情有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类别。 第二点,矶崎新说了建筑和建筑师的角色和重要意义,如今我们面临的情形是,真正在现实生活中建筑师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建筑师可能有多个角度的意义,有的时候需要深度地理解材料,有的时候需要去处理不同的社会场景和情形。 我们刚刚也听了李翔宁教授的发言,开心地看到当今的中国人在研究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什么,并且我们看到在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讨论,对于中央美院这样的机构,我们的角色不只是要去提供具体的知识,还要去提供一些思维的讨论,这是我认为今天会议重要的地方。 我想听听矶崎新先生的看法和李教授的看法。 矶崎新: 比如印度与伊朗,我们看到他们有非常浓厚的历史,他们的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东方文化之间存在的一个文化,我看到了一种中间性的存在,可能是在世界地图上存在的一种中间地带。一些非常全新的事情,可能就会发生在中间地带。 李翔宁: 对于莫森先生的问题,我们在同济大学认为,中国可以从日本的一些现代发展进程中取经,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些知识,这也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合作。 - 主题论坛 | 下半场 - Architectural Thoughts And Challenges 学术主持: 吕品晶 |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LYU Pinjing | Vice President, Professor, CAFA 特邀嘉宾: ■ 王澍 |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WANG Shu | The Dean,Professor of School Architecture, China Academy of Art ■ 艾伦·贝斯奇 | 塔里埃森建筑学院院长,第11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 Aaron BETSKY | Presiden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t Taliesin. Director, The 11th Exhibition of the 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 ■ 马蒂诺·史泰利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菲利浦·约翰逊建筑与设计部首席策展人 Martino STIERLI | Philip Johnson Chief Curato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MoMA ■ 孟建民 |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 MENG Jianmin | Academician of 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 Chief Architect ■ 王骏阳 |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教授 WANG Junyang | Professor,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Nanj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 张利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ZHANG Li | Professor, Vice De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不断实验" 王澍 Wang Shu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在去年举办了学院成立十周年的展览,展览相当于10年来在国美开展建筑教育成果的总结。作为院长的王澍在本次演讲中,以国美建筑10年教育展为切入点,介绍了学院的教学理念的确定,以及国美的建筑课程体系建设。 王澍认为,当代中国受到了来自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在演讲中他指出,"技术"和"工程师"——现代建筑运动的两个重要词汇——在此前嘉宾的演讲中也曾反复出现。他提到工匠与工程师的两种身份,认为工程师和工匠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工匠扎根在其生活的地方,只通过周边的生活和材料,从而进行以小处入手的建筑活动,是一种"没有总体架构"的思维。在这种工匠体系下,他认为应当把"建造"定义为architecture的核心,从建造材料开始,而不从抽象观念入手。他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成立时提出"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口号,即每个人以自身的思想出发,探讨自己的"一种"。"回归中国本土"并不是指复古怀旧,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 王澍认为,建筑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技能。对于培养学生这件事,要从刚入学时就对其进行基础的材料与建造训练,并通过自由选择材料、搭建房子这样一个作业传达给学生对建筑的基本意识,从而建立起一个多元性的、差异性共存的价值观,使学生接触建筑学中最基础的细节。此外,也要进行建筑的基础语言训练,寻找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语言。在接下来的几年教育中,还将围绕中国园林、乡村、城市等,进行更为深入、带有社会学色彩的教育,对社会进行实际的了解。同时也重视对材料和建造手艺的训练,并在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完成多元化的毕业设计作品。 最后王澍总结道,当代中国的建筑教育担子很重。首先是因为建筑师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需要肩负起很大的责任,其次,因为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我们的建筑学科教育要如何保证介入社会现实之中而不是与之脱节,是大家值得思考的问题。 "另一种建筑教育的传统" 艾伦·贝斯奇 Aaron Betsky 艾伦· 贝斯奇在发言最初提到十九世纪阅读量最大的书籍——《THE TWO PATHS》,这本1859年发布的书中提出了对艺术以及艺术建筑教育方面的大胆想法:社会应当是由艺术来变革的。其影响甚至可以触及到我们当代的美学艺术建筑教育。以这本书为切入点,他向我们分享了塔里埃森建筑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发展历史。 贝斯奇介绍道,17世纪有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社会和农业生产,同时也有非常小的社群,人们在社群中进行商品与货物的交易。很多学术家甚至认为,这种通过自己制造的产品进行的小型商品交易,可以替代大型的商业活动,当时工匠设计出的家具便是少数人享有的奢侈品。随后,人们发现工匠也可以打造出物美价廉的家居物件,这为他们带来了新的设计理念。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后,大家相信通过把工匠、理论家、艺术家以及学生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建筑生产,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建筑师并不仅仅是为了富人进行设计,相反,我们应当重新思考、构建、设计以及重新制造我们整个的生存空间。技术与艺术学校伏库特玛斯(Vkhutemas)不仅希望可以打破不同工匠、不同学派之间的壁垒,也希望可以对我们整个世界的很多基础问题进行重构,由此便诞生了包豪斯,从而极大地影响到了我们艺术的演进。直到今天,包豪斯仍然是自由现代主义的起源。包豪斯这种建筑形式实际上是由政府先发明的,但是它的出发点使得我们可以建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和社会。 "Towards A Concrete Utopia" 马蒂诺·史泰利 Martino Stierl 马蒂诺·史泰利给我们介绍了名为"Towards A Concrete Utopia"的展览。在讲话中,他讨论了乌托邦思想的历史,以及乌托邦思想与建筑的关系。 他从两个角度介绍了关注这样一个已经不在的国家的理由。首先从当代建筑的角度,尤其是美国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状况的方面;另外就是有关当代建筑所经历过的历史。 及其他地区的研究和展示,可以发现建筑在打造实现全社会的共同目标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史泰利认为,一方面我们要关注现代以及当代的建筑,通过对历史建筑的展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建筑的演进历史。我们的艺术馆一直都希望可以塑造当代以及现代艺术,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可以看一看在很多没有参与到经济活动的国家当中,到底都发生了什么。 马蒂诺·史泰利说,通过对建筑的回顾,我们不仅能看到全球化的进程,还能更好地帮我们抵抗来自于西方霸权主义的控制。南斯拉夫也是我们国际建筑交流方面的一个前沿地带。 介绍完背景之后,马蒂诺·史泰利对于展览本身阐述了两点,分别关于世界的建筑文化,以及南斯拉夫内部的政治情况,即它是如何真正帮我们塑造起现代建筑的。并且他还希望在多文化、多背景的社会当中,展示建筑是如何发展的。 在最后,马蒂诺·史泰利总结道,建筑是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共同建造起来的项目,它充分反映着人们不同的文化身份,也反映出了南斯拉夫建筑领域当中的多文化性。南斯拉夫是一个多文化以及多背景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会一起帮助我们进行现代化的进步,我们也需要满足不同文化的需求。 圆桌讨论 王澍、艾伦·贝斯奇、马蒂诺·史泰利、孟建民、王骏阳 吕品晶: 美院作为中国建筑教育当中的异类,有很多需要去争取的权力。本土建筑学是基于对于一个传统文化的梳理和尊重,还有对于传统技艺的一些学习,王澍提到了新生入学的两件宝:毛笔和画尺。那么你对未来建筑的意愿是? 王澍: 我挺怕讨论这种话题,对于我来说偏大。眼界要开阔,放眼世界,但做事要从小事开始。我意识到这个时代严重的危机,就是我越来越不知道什么东西是真实的东西。比如北京从去年开始整理胡同、清理流动人口。表面上看是民生的议题,但是实际上这是对于城市的清理,这样的行动把我们生活里面小的、琐碎的、真实的东西全部清理出去,这个城市剩下的是在某种意识形态下虚构的某种生活,建筑师用技术服务完成了这个形象。 现在我只是以一个业余建筑师的角色,坚持在一个地方做某种斗争。对于孟建民刚才说的,我还真是有点诧异,所谓的人工智能,现在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大家都寄希望于人工智能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解决,而且是超越性的解决。不光是建筑领域,我碰到了很多领域的人都把未来寄希望于它。说老实话,这个问题本身很值得研究,人工智能这类的东西,你不研究它,它已经来了。大家会觉得邱志杰很疯狂,其实我们中国的现实是远比邱志杰画的要更疯狂,他的画没有任何地方超越了中国的现实。而学院的研究和教学脱离于中国已经发生的这些事情。对于人工智能,我这个人是电子设备盲,只会使用铅笔、毛笔,对这类话题可以想像,但没有什么发言权。 吕品晶: 塔里艾森对未来有没有一些更新的考虑? 艾伦·贝斯奇: 大家通常觉得我们只用画笔,但我们还是非常跟得上时代。我们也会使用等离子切割、3D打印等新技术。我的观点是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人工智能,未来不属于人工智能,它只是我们制造的一种技术,但绝对不会彻底颠覆我们的世界,它只不过会被嵌入到不断发展的世界里去。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有了新技术,都要寻求学界的帮助,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得我们的世界更好,而不是更糟。 吕品晶: 技术的发展对于建筑思想和建筑教育,或者是建筑实际有没有什么影响? 马蒂诺·史泰利: 我完全同意贝斯奇刚才的回答,我对于这种技术乌托邦的想法持怀疑的态度。从我策展的经验来看,人们通常希望和艺术品建立起直接的关系,而并不仅仅希望看到一些数字化的替代品。数字化实际上应当是我们一种可以使用的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但数字化绝对不会彻底把我们的世界现有的东西删除掉。巴黎的Scofido&Renfro展,将技术和真实的艺术品结合起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个艺术品到底是什么样的,它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我觉得这样的技术进步,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 吕品晶: 王骏阳老师一直在做建筑历史和理论方面的研究,请问您有什么想法? 王骏阳: 我想问王澍老师两个问题。王澍介绍要做一种中国本土建筑学。贝斯奇也讲了塔里艾森,这两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其实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觉得美院的教育和塔里艾森有什么区别?今后就是要把美院变成中国的塔里艾森?第二,美院的教育的教学体系是很丰富的,王澍今天讲的只是美院教育的一部分,肯定不是全部。你今天讲的变成美院教学的全部,还是你觉得有很多东西并行在一起是好的,你的这个跟其他的老师教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王澍: 我们这个办学还真是跟塔里艾森有点关系。赖特以一个沉默的巨人的形象在那里办学和工作,跟我回杭州办学,这点上是一样的,小地方办大事情。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主张,是我若干主张中的一条,我比较喜欢的一部文学作品是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一个好的学校就是交叉小径的花园,这个小径是大家在一个桌子上讨论问题,这个世界是多时空同时并行的一个世界,同样一件事情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开始和结束。大学就这么几年,你在这个上面花了多的时间,其他课程的时间就被挤压,学生本科训练完成之后所获得的能力基本上做不了什么大建筑,基本上是小建筑的,中国的现实里面一定不认可。而我对于基本建筑学体系的认识也没有完全想清楚,材料和哲学概念哪个在先,这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路径。我以前受到了传统建筑学教育,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说先有一个构思,完了之后做设计。但是中国传统的路线(工匠路线)是完全不一样的,工匠路线一上来首先是材料,熟不熟悉这个材料,我身边用的是什么材料,在这个基础之上是一个建造的体系,当然不只这些东西,但是这个东西一定是核心。我自己的实验中也在摸索,因为我没有试过,不敢说它一定是成立的,但是我模模糊糊地认为这条路线是成立的,而且我做的差不多是半成功状态,没有完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