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会堂广场”,现在怎么样了?丨凯州新城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

30年前的"会堂广场",现在怎么样了?

从衰败的都柏林酒吧区变身城市文化客厅

供稿:王正丰 海外通讯员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

编辑:Lyiran

编者按:"凯州新城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是一次公共空间核心价值的探索,也是一场寻找原创性与艺术创造力的征途,竞赛旨在以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生活品质为切入点,为日常生活的丰富与生动提供新的视角、新的舞台和新的焦点。

90年代的"会堂广场"并不是一个关于更新的新项目,但对城市的公共空间有着独特的理解,形式语言和材料的运用始终传递着"在地感",多媒体与建筑界面的配合实现室内外翻转,装置激发公众平等参与,"表演者"和"观看者"身份角色自由转换,从而丰富空间的故事性。

介绍

何为"在地性"?可以理解为"场所精神",也可以理解为建筑的力量感,既深入研究建筑所在的环境,探索场所精神,又以人的尺度为标尺,将建筑体块与人的适应性相结合,兼具细腻的人文关怀。从"会堂广场"充满生机活力的现状来看,改造设计师们对公共空间的思考和探索仍然非常有意义。

1977年Skidmore Owings & Merrill LLP设计方案(未建成) © Archiseek

01

- 历史过往 -

历史悠久的坦普尔酒吧区位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城市中心,上世纪中叶经历城区衰败,而许多人将破旧的乔治亚时期砖墙建筑视为殖民遗产。国营运输公司逐步买下该区地产,以建设新的公交枢纽(包括SOM设计的购物中心)。规划过程中,运输公司临时低价出租一些房屋,反而将当地的文艺团体和二手市场聚集起来。

改造前坦普尔酒吧区街景 © Michael Boran, ‘Far and Away’

如今的坦普尔酒吧区街景 @ The Temple Bar Pub

摄于2018年都柏林"文化夜"(Cultural Night)© 作者

事实上,推倒重建的计划广受质疑,再加上经济原因,于1987年为作废,都柏林市政决定以更为温和的策略重新开发这片28英亩的区域,并获得了欧洲区域发展基金的支持。由八个爱尔兰本土事务所组成的"91小组"的更新方案在1991年置业公司举办的竞赛中脱颖而出。他们关于减少干预、混合使用、关注公共空间的设计概念对于推动文化导向的转型起到了关键作用。

坦普尔酒吧区框架方案 获得1996年密斯奖 Shortlist

橙色框为Meeting House Square位置 © EU mies awards

"91小组" 成员合影 © Architectural Review

02

- 广场及周边建筑 -

"会堂广场"正是坦普尔酒吧区城市更新项目的一部分,它建成于1996年,得名于周边两座宗教历史建筑。改造前的遗留空地作停车使用,新广场为23m*32m见方,界面完整,四角通路,成为该区若干步行线路的交汇点,向北连接Poddle桥,通往利菲河对岸的商业中心。在功能方面,新广场引入文化休闲活动,将消极空间转换为城市客厅。

"会堂广场"俯瞰 © Meeting House Square

其中,Ark儿童文化中心由Shane O’Toole & Michael Kelly事务所设计,在1728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