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永新“十二时辰”,曾辉:见人、见物、见生活 | CBC大师工作营

正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幕印象深刻的场景:徇着笛声,大唐第一女歌手许鹤子(原名许和子)登场唱起《短歌行》,刚刚还躁动不已的人群顷刻间鸦雀无声。剧中纵横交错的里坊,精美的唐妆服饰,考究的叉手礼......让人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分量。正因为对“生活之美”的表现,重新勾起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图源网络)

许鹤子的家乡——江西永新县,在今天仍保留着些许古老的记忆,属于永新的十二时辰又该如何重现?

雨后的永新古城 © CBC

 

永新县,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建县,取名来源于《大学·礼记》,寓意为“日永月新”。经过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更迭,今天的永新古城格局完整,历史建筑众多,文化资源丰富。目前永新拥有2种国家级非遗项目、5种省级非遗、11种市级非遗,记录在册的传统手工艺更是达40种之多。

 

如何把前人智慧挖掘出来,以设计、文化、艺术的力量为引领,实现永新古城复兴,是CBC建筑中心联合永新县发起“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的初衷。整个计划分为“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大师工作营、“遇见”永新古城、永新国际设计周三部曲。

 

在大师工作营期间,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策划总监、国家级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曾辉受邀来到永新,作为探班嘉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设计的角度解析了一个鲜活的永新。

曾辉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策划总监、国家级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站长。曾获平山郁夫奖、获“中国之星”最佳设计奖、荣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设计奖及金手指奖。

 

曾辉担任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兼策划总监,2018年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设立了非遗设计板块,重点推出“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

 

 

平湖艺术装置,玻璃工艺设计作品,曾辉设计

 

尽管是第一次来到永新,曾辉仍充分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城,走街串巷时发现,古城除了保留着旧的营城方式,还留有传统工艺手作的影子,比如茶馆、铁匠铺、编竹篾的场地......普通的生活场景下实际上隐藏着浓厚的活态非遗文化。

 

海天春茶馆© CBC

 

过去,人们靠这些传统工艺手作维持生计,随着时代变迁,生产生活发生变化,各种非遗技艺、文化场所、传统生活器具、表演形式等随之流变,也就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包含着人们难以言传的意义、情感、生活智慧和特有的思维方式、美学价值,蕴藏着传统文化最深刻的生活根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通过日常生活的运用而留存到现代的非物质形态文化财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生成又不断发展流变。 

 

永新非遗资源 ©《乡愁永新》陈靓珂

 

曾辉首先提到一个概念:包括非遗在内的一切传统文化资源的核心价值,目的都在于改善当代生活方式,提升生活美学,实现美好生活愿望。

 

“那么我们不能把非遗仅仅停留在历史中,把它放在博物馆里面就结束了,而是让这些非遗活在未来的生活中,活在我们当代的消费中,那就必然要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需要,符合现代生活美学的要求,也符合更多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曾辉说道。

 

如此一来,“再生”永新古城,非遗创新方式与内容的植入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设计的力量和非遗进行结合,让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能够见人、见物、见生活,成为了古城文化再生的一个关键问题。

 

 

    未来永新非遗创新要见什么“人”?  

 

“关键是未来永新非遗创新要见什么人?”曾辉强调,“首先要让永新本地人喜欢,仍然延续他们在地化的朴素而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且要让游客能够在永新感受到有差异性的非遗文化和产品,有兴趣去体验和感受。文化旅游,其实就是为了买差异性

 

非遗创新真正能够消费出去,它才有生命,才能可持续。因此,通过聚合创意设计的资源和力量,与当地的非遗进行结合,将多类别的非遗传承人、企业汇聚一起,甚至通过非遗扶贫的方式聚合村民,参与到古城再生中,让永新“日永月新”,成为中国古城在新时代的一个非遗生活文化亮点。”

 

老篾匠 © 刘全惠

 

其实不仅是非遗传承人,“重见永新”的古城再造首先需要方式创新和时间美学意识。关键是通过非遗传承与创新方式,通过生活美学普及教育,让人们都能感受“和而不同”的生活之美。

 

曾辉拿CBC建筑中心的另一个乡村振兴案例举例,“我在夏木塘有一个很深切的感受,乡间到处都有青苔,过去农家都会把青苔铲掉,认为青苔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后来建筑师在设计景观的时候,把青苔种进废弃的枯木里,成为乡村景观,游人都很喜欢。现在农家们就知道,原来青苔还可以让环境变得这么美,就会主动为青苔浇水,让青苔长得更美,他们的生活也跟着变美,这其实就是乡村美育的启蒙事例。”

 

张海艳在夏木塘进行插花制作  © CBC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是古城文化和旅游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吴冠中先生曾说:“美盲比文盲更可怕。”古城再生就是美学再生,非遗再生也是美学再生,一切文化建设都是让美学成为这个地方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未来永新非遗创新要见什么“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在生活中被运用,寄托着人的情感和文化认同。不起眼的日常器物,恰恰代表着社会美学品质。

 

“衣食住行用”代表着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用艺术和设计的方式来创新永续。曾辉说,“东方文化里最有代表性的设计——筷子,采用极简主义的设计方式,只有两根棍,但是它能解决就餐的各种功能需要。这就是中国古代的设计智慧,是一种综合设计的创新结果,同时也影响着几千年中国人的饮食方式。”

 

筷子(图源网)

 

除了工艺,非遗之所以能成为遗产,是因为它包含有美学与设计的意味,小到包装设计,大到建筑设计,其实都是要帮助人们获得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永新要想再生成为真正有品质、有文化、有美学的古城,那么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就要把“大设计思维”植入进来,使传统工艺能真正延续,产生新的价值和用途。

 

“和子四珍”酱菜,是永新的国家级非遗之一,正因为它有特点,才有市场,有存在的价值。但如何让它走出永新,让更多地方的人接受,让现代人接受,就需要改变它,使之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要。比如说现在人们追求健康,不能吃太咸的东西,是否能将重盐的酱菜变成低盐的酱菜?在保持口味的同时,又要有保质期,这就需要创新与科技的介入。

 

和子四珍酱菜(图源网)

 

“现在,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有意愿与设计师、艺术家合作,与不同的领域跨界融合。只有这样,非遗创新才能提升到文化层面和美学层面,而不是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曾辉举例道,“比如永新小鼓制鼓技艺,可以尝试大漆工艺,在原来小鼓的基础上做成更有美学的鼓,高品质的鼓。这并不是毁坏了非遗传统,恰恰是要在祖上给我们留下来的工艺条件基础上,来做工艺创新和美学提升,那么下一代人就会继续把当代非遗创新再传承下去,这就是当代中国人对于当代文化的贡献。

 

永新制鼓 © CBC 

 

    未来永新非遗创新要见什么样的“生活”?  

 

“我们要想过好日子,实现美好生活,首先是美的生活,有美学的生活。而物质和精神是一个综合体,要怎么去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要求?要想达到一点,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它?”曾辉提出了一个问题。

 

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不再只是追求简单的物质消费,而是越来越看重“文化消费”。看艺术展览、听音乐节、度假旅行……渐渐由小众走向大众,新的文化创意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居民看永新小鼓表演 (图源网)

 

曾辉认为生活中的所有载体都可以被赋予美学品位,包括非遗在内的文化创意内容的产生,目的都是提升生活美学。东方美学中讲求“日用即道、经世致用”,“天人合一、敬天爱人”,“物尽其用、物尽其美”的思想。意思是充分利用自然恩赐给人类的资源,使它们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转化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恰恰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和精神。

 

看到古城中保留着诸多与非遗相关联的空间,曾辉说:“永新古城就是从以手作为代表的非遗文化生长出来的古城,它的建筑技艺是非遗,房子里面的人做的东西是非遗,不论是吃的、穿的和用的,都是非遗文化的记录和生活智慧的载体。”

 

曾辉在永新街头踏勘 © CBC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挖掘其背后的文化传承,通过设计创新融于当代生活和文化旅游尤为重要。“重现传统智慧,将“设计思维”运用到商业模式设计、社会创新设计等领域。”曾辉强调。

 

路过一家永新“铁艺社”旧址时,曾辉讲到,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村镇都有铁匠铺,“未来的永新古城手作复兴中,希望要复活铁匠铺,铁匠能仍然在这儿打铁,做出铁器制品,游客来到这儿,才能感受到真切的永新。”永新还有一处旧篾匠铺,大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成,房梁的架构保留完好。曾辉认为应该把它改造成一个竹器手工作坊,吸引人们来体验、购买独特的竹编生活器物。

 

永新篾匠 ©《乡愁永新陈靓珂

 

这是一种“和而不同”的非遗的生态环境和消费环境,在曾辉眼中,“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既是旧城更新计划,也是一个全民化、生活化的非遗更新计划。古城再造不是一夜之间完成的,规划的再好,内容植入再多,也不能一夜之间让它焕发新生,这恰恰是一个逐渐成长、逐渐养成的过程。更多的需要社会力量和文化资源,通过诸如“非遗设计周”等活动平台,为这个城市注入“差异化”的文化内容。通过非遗的在地性,让它繁衍生息,成为新的文化旅游产品,给更多人带来独属于永新的文化体验。

 

永新古城街头 © CBC

 

随着创意设计与制造业、农业、体育、文化领域的深度融合,创新产品、社会创新服务以跨界的模式不断产生。下一阶段,CBC将邀请匠心独运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文化人士来到永新,通过“建筑大师+非遗传承人+业态”的形式,以“古城之友”为平台,将传统手工艺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把永新古城打造成集展示、体验、交流、交易、品牌为一体的“中国非遗生活文化特色古城”。

 

    谈“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    

 

谈起“重见永新”古城再生计划,曾辉说,面向古城再生的工作,包括乡村振兴,都不是单一领域,或者一个专业体系就能够全面解决的,它一定是个组合式的模式,一定是个系统化、集成式的工程。

 

所以不论是楼纳国际建筑师公社,还是像夏木塘这样的乡村建设体系,CBC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系统介入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资源聚合,发挥各自的价值和力量,彼此之间融合创新,形成集成式效应。

 

永新古城鸟瞰 © CBC

 

最后曾辉在采访中说道:“永新古城再生计划从城市更新规划体系到景观设计体系,再到非遗复兴与创新转化,再到文化旅游体验体系,整个围绕着古城要解决的问题涵盖了方方面面。同时还应该做社会创新设计的内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只有把这些创新内容加进来,永新才是一个鲜活的古城,一个真正让人们进来可居、可游、可生活的古城。也只有这样的古城,才具有再生、活化的价值意义。”

 

未来,全面复兴的永新古城将会在中国建立起一个“活着”的古城再生样板。